恩~
老實說 是去拜月老的
不過 除了愛情以外
我還是對未來很盲從
所以還是跟關聖帝君問我的未來怎麼辦
結果求得的籤如下:
這張籤算是不錯吧
我看到都笑了說
雖然會先吃苦 但是遇到貴人之後會有甘甜的成果
這裡有同首籤詩的解釋:
http://www.folkdoc.idv.tw/temple/chance/s048.htm
【釋解】
功名:勤而拚耶 十年寒窗 堅守其道 終獲桂冠
六甲:必有之耶 唯調身心 不可忘也 方可保全
求財:平平之局 求得有財 蠅頭之利 亦利頭耶
婚姻:自吾評價 是否可宜 以理智衡 己必負責
農牧:春夏之季 尚稱可欣 秋天一至 局勢皆變
失物:失之東方 速去尋也 物尚全耶 嗣後小心
生意:莫辭辛苦 勞心勞力 得以報酬 後景甚佳
丁口:造德作福 切莫自欺 人人合和 必有所成
出行:候至冬至 利益可得 得利即回 不得遲延
疾病:宿疾復發 速去就醫 延遲不得 自我小心
官司:伊人蠻橫 不與計較 與之同類 忍則贏耶
時運:命運轉吉 小心應對 把握時機 大吉大利
詩意:
本籤之示於君爾者也,如趙五娘尋夫之屬,文曰:登山涉水正天寒,兄弟姻親那得安,意為歷盡艱難,時運卻輒左,家道不齊。事多坎坷,令人沮喪,幸遇貴人,提挈拉一拔,終能保家平安,倘無所濟也,難逃後禍,素行善,時至自有貴人扶持也。
然後 什麼叫做『趙五娘尋夫』呢
恩…
搜尋了一下
然後照到故事的源頭了
原始出處:
http://big5.huaxia.com/wh/jjjc/gs/30737.html
趙五娘(琵琶記)
07/19/2003/14:38
華夏經緯網陳留郡距洛陽千里之遙,在交通不便的東漢末年要步行到京城,可是非同小可。何況對於一個女子呢?趙五娘已經在路上走了半個多月了,鄰居張廣才大伯給她做盤纏用的碎銀兩早已花光了,她只好沿街乞討賣唱。隨身帶的這把琵琶幫了大忙,她把自己悲苦的身世編成唱詞,用家鄉的小調邊彈邊唱。千里進京尋夫的行動,兩張她親手描繪的已故公婆的畫像,加上悽婉的歌聲,引得圍觀的人落下同情的眼淚,紛紛把銅板拋在盤子裏;間或引起讀書人的共鳴,輕輕地放下一些碎銀子。
趙五娘的丈夫蔡伯喈就是一個讀書人,五年前朝廷黃榜招賢,郡上推薦他進京趕考,從此就杳無音信。蔡伯喈離家進京,正是他們新婚兩個月的時候。蔡伯喈起初對於考取功名並無多大的興趣,父母年事已高,家中就他一個獨子,為恪守孝道,就把郡裏來下通知的人打發走了。誰知父親蔡公卻是另一種想法:“我若能親眼見你改換門庭、光宗耀祖,就心滿意足了。”一家人雖不同意蔡公的意見,卻拗不過他,蔡伯喈只得從命。臨行時,趙五娘讓蔡伯喈放心, “堂上雙親自有妾身侍奉”;又囑咐他,不管是否考中,都要早些回家,“縱不念為妻獨守空閨,也要想雙親年近八十,暮景淒涼。”蔡伯喈信誓旦旦地表明瞭心跡,辭別二老和新婚妻子上路了。
蔡伯喈走後第一年還好對付,家中有些積蓄,生活尚可、維持,家人的心理上也可承受:總盼著有一天京城能傳來得中的喜報。第二年陳留連續大旱,就靠趙五娘典賣首飾度過災荒;蔡伯喈音信皆無,讓家人更添憂慮。蔡婆時常埋怨蔡公:不該讓兒子去京城趕考。蔡公雖然後悔,但仍反唇相譏。趙五娘只得調解矛盾,安慰二老,自己卻少不了受委屈。蔡伯喈走前,蔡公的好友張廣才答應幫助照顧家中事宜,可是旱災持續了三年,他自家的生活也難以為計,難免有照料不週的時候。這年冬天,家中的糧食已經斷了頓,趙五娘聽說官府開倉放糧,就前去領糧。偏巧,到了趙五娘這兒,糧食已經沒了。趙五娘訴說了丈夫外出未歸,公婆年邁多病,她是來領救命糧的。人們聽了不免心酸,不少領過糧的百姓,給趙五娘勻出了糧食。
趙五娘背著糧食冒雪回到家時,天已經很晚了,婆婆誤解了她,冷言冷語出口傷人。
蔡公很是體諒兒媳,為她說句公道話:“可憐她釵環典盡;為的哪個?拋頭露面,去求官糧又為哪個?還不是為;我二老;她的賢孝名兒,誰不知道?可憐她一個女子,背著米袋,在這大風大雪之中,一步一步掙扎回來,你不但不安慰她,反出昧心之言,難道做婆婆的心,都是鐵打的不成?”
張廣才因病多日未來蔡家,心中十分惦:念,挑著一擔木炭送來,以禦風寒。趙五娘請張大伯勸解蔡公、蔡婆,“善自保重,等伯喈回來,二老無恙,就是媳婦之幸了……”
張廣才感慨地說:“伯喈臨行,將你爹娘託付老漢,我豈能只顧自己溫飽,讓你們忍饑受餓。你的孝道,一鄉盡知,這樣,荒年饑歲,虧你獨力支援,誰不敬你。你婆婆思念伯喈,未免脾氣暴躁,你要諸事忍耐才是。”
趙五娘非常理解公婆,這幾年正是按著這樣的原則行事的,對公婆的感情更加深厚。只是蔡伯喈一走就是三年,連一封平安家書都沒有,怎不讓人牽腸挂肚?蔡伯喈,你在哪呀?你知道不知道陳留家中,父母盼著見上你一面,妻子盼著與你早日團圓!
蔡伯喈何嘗不想:回到親人身邊?三年了,他無時無刻不惦記著年邁的父母,思念著新婚久別的妻子。只是在金榜題名做了狀元的那一刻起,他的一切都不由他啟己安排了。當牛丞柑看中了蔡伯喈的品貌才華,蒙聖上做主,招他為婿時,蔡伯喈以家中有垂老的父母和已娶有妻房為由,婉言拒絕。為表明他的態度堅決,和牛府的媒人說,準備早朝上殿向皇帝辭官,回鄉奉養雙親。牛丞相絕不容忍一個新科狀元這樣渺視權貴,於是請求萬歲降旨,不許蔡伯喈辭官辭婚。第二天蔡伯喈在金殿外就被黃門官擋住了,向他宣讀了聖旨:“孝道雖大,終於事君;王事多艱,未遑報父。爾當恪守乃職,毋得固辭;其議婚姻之事,可曲從丞相之請…”蔡伯:喈再說什麼也沒用了,一句“聖命誰敢違抗”,害得他父母妻子一旦拋! 蔡伯喈和牛小姐勉強成婚,一直鬱鬱寡歡。牛丞相怕他舊情不斷,嚴密控制和陳留方面的聯繫。結婚不久曾遇到了姓馬的一個老鄉,托他捎封家書和三百兩銀子下誰知這個人是個騙子,拐著銀子跑了。後來,姓馬的在別處犯了案,才交代了這一筆。蔡伯喈知道時已是採京城第三個年頭了。家鄉三年大旱,他是知情的,銀子沒有捎到,親人如何度過難關?蔡伯喈憂心如焚。牛小姐察顏觀色,問出了丈夫家有前妻趙五娘的隱情;牛小姐倒很通情達理;埋怨蔡伯喈不該瞞她,要找父親說個明白。蔡伯喈了解牛丞相性情執拗,勸牛小姐暫且忍耐,從長計議才是。蔡伯喈打定主意,陳留回不成,也要到彌陀寺去燒香,祝禱二老和妻子平平安安。
趙五娘走到洛陽用了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她在一個小客店裏住下。準備先在洛陽城裏的高門大院附近唱曲,知情人會給她提供消息,一定能打聽出蔡伯喈的下落。洛陽是個繁華的城市,市民出手都很大方,聽了趙五娘的令人心酸的故事,紛紛慷慨解囊。趙五娘回到店裏,把公婆的畫像放在案上,默默禱念;二老放心,我一定能找到伯喈。
想到公婆,她心裏一陣悸動;他們死得好慘哪!大早的第三個年頭上,家裏值錢的東西早就賣光了,只能吃糠咽萊勉強度日。有一碗薄粥五娘也要留給公婆。蔡婆時常見媳婦不在桌上吃飯,以為她留著體己獨自享用,就到廚房裏查看,原來五娘在啃糠糰子吃趙五娘終於得到婆婆的理解,婆媳二人抱頭大哭,一家三口爭著要吃糠糰子。三年的煎熬,老人們的身體已經非常虛弱了,八十高齡哪還受得了饑餓折磨,婆婆和公公先後辭世。趙五娘毅然把一頭青絲烏發剪下賣了,備了棺木安葬了二老。五娘沒有了後顧之憂,就生出了千里尋夫的念頭,她在月光下描畫公婆面容。張廣才見了這兩幅真容不禁傷心落淚:蔡公彎腰手持竹杖已經走不動了,蔡婆滿頭白髮兩眼昏花……五娘到二老墳上祭告:到京城尋找蔡伯喈,一同歸來祭掃墳墓。
趙五娘收好畫像,心想二老故去已經好幾個月了,我何不在洛陽彌陀寺追薦亡靈祈禱公婆早日超升呢。第二天一大早,趙五娘就來到彌陀寺,向和尚交了香火錢。和尚知道她就是彈琵琶唱曲的趙五娘,是個孝婦,就讓她在廊下焚香燒紙。趙五娘剛把公婆的畫像擺好,就聽人們喊著:“狀元公來了,快快回避!”趙五娘還未收好公婆的畫像就被人群涌到了廊外。
這位狀元公正是蔡伯喈,他焚香祝願:父母康健,五娘無恙,一家平安,祈求保祐。祝禱已畢,和尚前來獻茶,蔡伯喈賞銀十兩。和尚又陪蔡伯喈到寺內各處走走,廊下的那兩幅畫像吸引了他。
“啊!怎麼好像是我雙親模樣!這畫是哪來的?”
和尚說:“適才一個婦人在此擺放。”
蔡伯喈小心地把畫收起。上了轎子,趙五娘上前攔住:“還我畫來!?蔡伯喈進香時,趙五娘聽見人們議論:這位狀元公蔡伯喈就是牛丞相的女婿!
蔡伯喈在轎內問道:“你要取回此畫,卻也不難,你要說明白,這畫上是何人?”
趙五娘:“這畫上的就是你爹娘!”
蔡伯喈掀開轎簾,大吃一驚:“啊!你,你,你莫不是五娘子?”
“怎麼,你還認得我五娘麼?”
“哎呀,妻呀!”蔡伯喈下轎與趙五娘相抱。
和尚找了間禪房,讓他們二人傾談離別之苦,訴說思念之情。
蔡伯喈:“你身上帶孝,莫非我爹娘不保?”
趙五娘:“二老受不住饑寒交迫,先後去世。這兩張像就是父母的真容!”
蔡伯喈手捧畫像顫抖著,回想起離家進京、趕考得中、牛府招婿、三年大變、父母雙亡,這一步步都是自己走的,怨誰呢?他終於把一腔哀怨說了出來:“悔不該讀什麼聖賢文章,不認字的倒能在家奉養雙親,為二老送終;這真是文章誤我,我誤爹娘啊!”
趙五娘並不因此而原諒蔡伯喈,仍憤憤說道;“伯喈,你可知養兒防老,積谷防饑。你不能養,不能葬,不能祭,反在相府招贅,這三不孝之罪,豈能逃得過喲!”
“不是我貪圖富貴,遺忘了二老和五娘;我也曾抵制過,但又有什麼用呢?先是遵父命赴京才考中了狀元,因拒婚惹惱了牛丞相,也曾抗聖旨金殿奏本……我雖有三不從,但都未能如願,我也難以原諒自己。五娘啊,這真是文章誤我,我誤妻房!”蔡伯喈說完跪倒在地。
趙五娘理解了丈夫的苦楚,急忙把蔡伯喈扶了起來。她沒有更高的要求,只求伯喈能到父母墳上添一把土,告慰二老在天之靈。趙五娘的所做所為讓蔡伯喈深深地感動了,他悔恨交加,決心已定。
蔡伯喈回到相府,把事情向牛小姐合盤托出。
牛小姐:“相公有何打算,請講。”
蔡伯喈:“自我招贅你家,數載未歸,連累雙親凍餓而死。我生不能盡養,死不能盡哀,這樣不孝之人,還有何顏面列居朝堂;我如今要回陳留,奔喪守孝去了。”
牛小姐:“這……只怕我爹爹不能依你。”
蔡伯喈:“你父若再阻攔,伯喈唯有一死了!”
牛小姐哭著去找牛丞相,說明情況:“只因蔡郎前妻趙五娘,來到京都,言道蔡郎父母已死,蔡郎要回胨留奔喪。”
牛丞相沉吟道:“這….只恐他一去不歸。”
牛小姐,“哎呀,爹爹!蔡郎招贅我家,致令他,雙親凍餓而死。此番奔喪,乃是大禮,再若阻擋,不但使蔡郎永為不孝之人,只怕我父,也要被人談論。爹爹,不可一誤再誤。”
牛丞相知道“丁憂守制三年”的規定,便說:“也罷,此番讓他回去,三年服滿,即當回朝。”
牛小姐要求、與蔡伯喈一同回鄉,牛丞相斷然不允。蔡公、蔡婆的墳墓前,蔡伯喈和趙五娘行大禮祭拜。張廣才數落蔡伯喈三不孝的罪狀,手持竹杖要替蔡公、蔡婆教訓兒子。趙五娘此時反替蔡伯喈解釋,三不從使張大伯饒過了蔡伯喈的三不孝。看著蔡伯喈真心悔恨的樣子,張廣才感慨地說:“這才是功名富貴害苦了人哪!”
(善 琨)
so…
還是隨緣不要看太重比較好~~
Be the first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