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荷科學家相同發現……H5N1深藏肺部 人傳人很難

美荷科學家相同發現……H5N1深藏肺部 人傳人很難

【中時電子報 】

楊明暐/綜合報導高病原性H5N1禽流感病毒(新聞、網站)已在全球奪走逾一百人的性命。令人困惑的是,這種致命疾病卻鮮少發生在人與人之間傳染的情況。而科學家經深入研究後認為,H5N1病毒感染的目標是人類肺部深處的細胞,很可能因為這樣,這種病毒很難再藉由咳嗽或打噴嚏傳染給別人。

美國與荷蘭的科學家最近在各自的研究中,分別發現禽流感病毒在人體內造成感染的部位,是位在下呼吸道的肺部,不同於一般流行性感冒病毒存活在上呼吸道,從而得出上述結論。

病毒聚肺泡 不會飛沫傳染

科學家解釋,人類呼吸系統各處細胞表層,存在一種被稱為「受器」(亦稱「受體」)的分子。受器的作用跟通道一樣,能讓病毒進入細胞,然後在細胞內複製,再傳染給其他細胞。

一般流行性感冒病毒會附著在人類上呼吸道如鼻腔或氣管的細胞受器,病毒進入這些細胞使人染病,隨後它們再經由患者咳嗽或打噴嚏噴出的飛沫,進入其他人的上呼吸道,造成傳染。

不過人類具備禽流感受器的細胞,卻集中在肺部深處的肺泡之間,上呼吸道細胞卻缺乏禽流感病毒的受器。如此一來便限制了禽流感病毒在人類彼此之間傳播的能力。

科學家過去已曉得禽流感是經由人體內部一個特別的「停泊位點」,也就是禽流感病毒受器所在細胞,進入人體造成感染,而一般流行性感冒病毒用的是另一個不同的停泊位點。

停泊點研究 專家合理解釋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著名病毒學家川岡義弘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採自鼻腔到肺部等呼吸道不同部位的細胞,來研究禽流感病毒會附著在哪裡。他們發現,禽流感病毒的「停泊位點」大部分在肺部細胞上。

川岡的小組將他們的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周刊。報告寫道:「儘管H5N1病毒能在肺部裡有效複製,卻鮮少在人與人之間傳染,而我們的發現可提供合理的解釋。」川岡說:「病毒若要有效傳播,就必須在感染者的上呼吸道繁殖,這樣它們才能藉由咳嗽和打噴嚏傳播出去。」

荷蘭伊拉斯莫斯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同樣利用採自呼吸道不同部位的細胞組織來做研究,得到的結論也相同。領導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奎肯表示,H5N1病毒不像一般流感病毒是在喉嚨細胞繁殖,它附著在肺部深處的細胞。這項研究發表於最新一期《科學》周刊。

自二○○三年年底以來,全球已有一百八十四人感染H5N1病毒,其中一百○三人死亡。這些人咸信都是經由禽鳥感染。不過科學家警告,H5N1病毒突變的可能很大,一旦出現人傳人的「版本」,就會引發大流行。

累積突變 才會爆發大流行

H5N1病毒要變成能夠人傳人,首先是其表面的「突刺」,即H抗原(血凝素,haemagglutinin,H5N1中的H)必須變異,使病毒能附著於上呼吸道的細胞。而病毒若要增強其造成大流行的威力,它的PB2基因也得突變,PB2基因控制了一種能讓病毒更有效繁殖的酵素。

川岡說:「沒有人知道這種病毒是否將演化成一種大流行的病毒株,不過流感病毒會不斷變化。當然,H5N1需要累積相當多次的突變,才能變成大流行的病毒株。」

川岡及其研究小組相信,他們的發現意味科學家和公共衛生機構或許有更多時間,來為禽流感爆發大流行做好準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請輸入下列驗證碼計算後阿拉伯數字 (Translate it, if not Taiwanese to post rep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