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版YouTube 不會等太久
http://udn.com/NEWS/INFOTECH/INF5/3881858.shtml
【經濟日報╱記者李立達/台北報導】 2007.06.10 04:00 am
年僅28歲的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旋風訪台,參加經濟日報40週年社慶活動「網路高峰會-遇見陳士駿」。陳士駿昨(9)日與民眾分享當年創辦YouTube 艱辛過程,對於台灣網友,他也當場承諾,台灣專屬的中文版的YouTube將很快問世。
YouTube是全球最紅的影音分享網站,平均一天有1億次影片下載記錄,每天有5萬片新增影片,就連台灣現在最流行的關鍵字「星光大道」,也有近2萬筆資料。全世界每100名上網人口中,就有超過十人次在一天內造訪過YouTube,網路專家評量YouTube熱門程度僅次於Yahoo!、msn.com及Google。
陳士駿昨日受邀參加網路高峰會,先與聯合線上總經理劉永平進行「真情對談」,從TouTube 創辦理念、經營策略、至Google收購後兩家公司文化如何相容等問題,陳士駿與現場民眾娓娓道來心路歷程。陳士駿也表示,目前YouTube只採用英文版,不過使用者半數以上來自美國以外國家,陳士駿說,很快就會有台灣版本出現。以下對談摘要:
劉:先談談這次回來台北的感覺吧?
陳:我回來台灣還不到24小時,我記得上次回來是兩年前,與上次感覺很不同的是,上次是代表YouTube來台,是自己付錢回來,這次則不是,還有很多攝影機跟著拍攝,這次回台我感到很開心也很期待。
劉:現在網路創業十分困難,在現實生活中看到很多失敗案例,不過YouTube是成功的,可否分享一下你們的成功模式?
陳:如你所知,YouTube還有另外兩位創辦人賀利(Chad Hurley)與克倫(Jawed Karim),我跟賀利在1999年認識,當時我們是PayPal的同事,在那裡我學到很多,尤其在1999年至2003年正是網路泡沫化的時代,很多網路公司無法生存。PayPal提供讓消費者更容易上手的付費方式,(PayPal後來賣給eBay的線上付款公司)。
YouTube成立,也是要讓使用者不論採用視窗或麥金塔,都能簡單將「內容分享」給其他使用者。當初我們也不想成立大公司,只希望提供更簡便的解決方案。
劉:網路公司難生存的原因,大多歸於兩原因,一為資金不足,或是創辦人的動力是否能堅持,你當初為何要拒絕高薪的工程師工作,而想要自行創業,你是如何維持動力與熱情不減?
陳:其實當初經費確實是股壓力,連帳單都付不出來,不過我們那時很年輕,也很想有一番作為,那時候的挑戰是我在舊金山向銀行貸款購屋,成立YouTube,甚至被經費壓力迫使要求提高信用額度。
但是我相信有件事很重要,作這產業要有很強動機,要相信自己的產品,能提供幫助,相信這樣與網友分享影音的方式是正確的,而不是為了賺大錢。
劉:純粹是出自好奇,你們到底用了多少伺服器?
陳:呵呵,一開始前六個月,伺服器的需要數量是用跳的,從兩台到四台到八台,數量一直需要提升,前期我們不斷買設備,事實上,Google收購解決我們包括儲存設備等問題,目前我們的搜尋引擎也是由Google提供,採用Google的架構。
劉:說到Google,我們來談Google花了16.5億美元買下YouTube的併購案。以你現在跟Google共事的經驗看來,彼此兩個公司是否會有企業文化的衝突呢?
陳:說實在話,剛開始Google跟我們接觸時,我們不確定是不是要賣,但我記得大概在收購前半年左右,我與另一創辦人賀利坐下來分析這項併購案,包括公司文化等方面,到底該不該答應,現在證明是正確的決定。
劉:當初你曾說,YouTube與Google合併是正確的決定,現在還是這樣覺得嗎?
陳:在合併的前一個星期天,包括YouTube法務人員等人,與Google人員一起開會,當場就問,Google到底要什麼,怎能確定這項併購一兩年內可以成功?
Google人員說,我們要的很簡單,只希望能提供使用者更快速、及更愉快的網路經驗,這跟我們原本的核心價值,其實相同,也讓我們對雙方的合併,感到振奮。
劉:美國絕對是一個主要市場,但亞洲市場呢?YouTube 未來對亞洲市場如何佈局?
陳:從公司成立一開始,我們就有中文的操作說明或影片名稱,所以一開始就走國際化,在YouTube上的影片內容多元,來自很多不同的地區、有不同文化特色,雖然現在網站只用英文,但有50%以上影片來自美國以外地區,將來會更國際化,看使用者在那裡連結,就會提供當地熱門的網站。
劉:所以會給我們台灣專屬的中文版本嗎?
陳:你們不會等太久。
劉:問個敏感問題,請問YouTube 如何透過網路取得實質收益?
陳答:這得先看看大家都花多久時間上網,不論是為了娛樂、或與親友溝通。一天只有24小時,花8小時睡覺、8小時工作、8小時花在吃飯娛樂等雜事,其實只有兩至三小時真正是個人可以從事娛樂活動的時間。對我而言,若讓使用者上來網站20至30分鐘就好,而如何利用這網站達到娛樂或與朋友溝通的效果,才是我重視的部分。
【2007/06/10 經濟日報】@ http://udn.com/